南宫·NG28(中国官网)-做可持续的未来网站

关闭
鄂尔多斯:零碳实践点亮城市可持续发展图谱
作者:小编 日期:2025-08-10 点击数: 

  

鄂尔多斯:零碳实践点亮城市可持续发展图谱

  清晨六点,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国际机场“光储充”多能互补一体化绿电示范项目建设工地早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现场工程负责人尚彦君站在航站楼前,仰头望着正在吊装的光伏设备,眼中满是兴奋与期待:“你看这些光伏板,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就像给航站楼镶上了一圈闪亮的银边。”

  作为全国首家“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服务网络试点,这里正进行着一场意义非凡的绿色变革,也是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探索零碳交通枢纽的关键实践。项目启动之初,便汇聚了国内顶尖院士专家团队,并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深度合作。谈及此,尚彦君难掩自豪:“有了这些‘最强大脑’助力,搞创新我们心里踏实!”

  在绿色能源开发上,项目规划建设8MW光伏电站,搭配2.93MW/11.7MWh储能设备,减排超过1.3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为地球新种了一大片森林。最让尚彦君骄傲的是地下的二氧化碳冷热系统:“夏天制冷时把多余热量存进地源井,冬天再取出来供暖,配上数字孪生技术实时调控,活像给机场装了个智能‘绿色心脏’。”

  此外,数字孪生技术搭建的智慧平台,如同机场的“神经中枢”,让能源系统的“一举一动”尽在掌握;电动摆渡车、牵引车配上充电设施,构建起绿色交通闭环;人工湖收集雨水浇灌花草,隔油池定期清理,航站楼全面禁塑……“等建成后,这里将是全国首个‘零碳’机场,更是我们示范区建设交出的一张亮眼成绩单,一张递给世界的绿色名片。”尚彦君望着工地,眼神中充满憧憬。

  示范区的零碳实践不止于机场。沿着机场外双向八车道的智能道路向南行驶,科技感十足的场景逐渐展开——一辆又“萌”又“聪明”的无人驾驶公交车在街头穿梭。“感觉很平稳,也很新潮,车辆对周边复杂车况、路况的处置特别及时。”康巴什区市民赵宣静对无人驾驶公交车赞不绝口。无人驾驶公交车车顶的激光雷达如旋转的眼睛,与路口光伏供电的感知设备实时“对话”,传递着精准的交通信息。如今,鄂尔多斯已部署近200辆自动驾驶测试和新能源运营车辆,累计运输了超过680万吨煤炭及其他大宗商品,自动驾驶累计测试和运营里程达590多万公里无安全事故,实现混合智能编队技术的快速迭代与验证。

  从高速公路收费站向北眺望,悬挂绿色车牌的新能源车正有序通过专用通道。当车辆快速通行时,电子屏即刻显示差异化收费优惠——这是鄂尔多斯示范区在交通领域零碳实践的生动缩影。

  鄂尔多斯因地制宜推出收费公路新能源车2折差异化收费政策,覆盖3段高速公路、7段一级公路,总里程达1164公里。这一政策在推广新能源汽车领域走出创新路径,以全国领先的覆盖范围、优惠力度和实施里程,成为引导绿色出行的标杆案例。

  “以前跑运输油费占大头,现在充电加打折,单程能省300多块!”货运司机王帅展示着ETC扣费记录。数据背后,是示范区政策“绿色杠杆”对市民出行选择的显著影响。越来越多市民选择新能源车辆出行,政策红利不仅降低了出行成本,更有力推动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为示范区交通领域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当机场的光伏板追逐着阳光,当草原的牧民收获着绿电,可持续发展理念早已融入城市肌理——尚彦君在工地拍下光伏板阵列的照片,背景里的航站楼已初见雏形;赵宣静用手机预约下一班无人驾驶公交车,APP显示车辆由100%绿电驱动;王帅的货车仪表盘上,续航里程数字在充电桩的补给下不断刷新……这些发生在身边的零碳瞬间,从机场的“银边”光伏蔓延至草原的发电板,从智能道路的绿色车流渗透到城市的能源中枢,构成了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鲜活注脚。

  从院士团队的智慧蓝图到市民出行的切实便利,从实验室里的前沿技术到街头巷尾的民生体验,鄂尔多斯示范区的零碳实践早已超越技术范畴,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可持续发展示范行动。南宫28登录入口那些排列整齐的光伏板、穿梭街巷的无人车、闪烁优惠的收费站,如同点点星火,正汇聚成照亮零碳未来的璀璨星河——这不仅是鄂尔多斯递给世界的绿色名片,更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触摸、可复制的生动范本。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