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NG28(中国官网)-做可持续的未来网站

关闭
ESG一周丨全新理念!我国发布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国家发改委:将碳排放评价纳入节能审查制度
作者:小编 日期:2025-08-10 点击数: 

  

ESG一周丨全新理念!我国发布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国家发改委:将碳排放评价纳入节能审查制度

  8月5日,国家疾控局联合多部门发布《健康中国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标志着在美丽中国建设中,我国以更优环境护航全民健康迈出新步伐。

  点评:这份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公共卫生治理从“疾病治疗”向“环境预防”的战略升级。通过跨部门协作推动健康环境建设,将人居环境改善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体现了“大健康”理念的制度化落地。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到2030年底,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依托计量技术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央企业等,建设一批国家碳计量中心,加强碳计量政策研究和科技创新,补齐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短板,强化碳计量检定和校准能力建设,制定一批碳计量技术规范,建立相对完善的碳计量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点评:该指导意见通过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碳计量体系,将有效解决当前碳排放数据核算的准确性难题,为“双碳”目标提供科学支撑。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国务院印发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要求“建立重大项目节能审查权限动态调整机制,研究按机制上收个别重点行业特大型项目节能审查权限,加强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监管;将碳排放评价有关要求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开展综合评价”。

  点评:此次《办法》修订将节能审查与碳排放评价深度整合,南宫28标志着我国“双碳”政策体系向精细化、协同化迈进。通过制度性安排强化源头管控,既体现了用能效率与碳排放的协同治理思路,也为投资项目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明确标准。

  近日,中华医学会第25次行为医学分会学术会议在太原召开。会上“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负责人、上海市同济医院急诊创伤救治中心主任王韬以《基于“医疗绿碳指数”的行为医学创新实践》为题作报告。南宫28医疗绿碳指数(MGCI)旨在衡量医疗活动中产生的碳排放与通过植树等绿色措施(以下简称植绿)实现的抵消作用,从而反映医疗过程的环保程度。

  点评:“医疗绿碳指数”的提出为医疗行业碳减排提供了创新性量化工具,将环保理念深度融入医疗实践。这一指标通过测算诊疗活动碳排放与植绿抵消的平衡关系,既推动医疗机构节能减排,也促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8月7日,全球首单绿色保函银团——远景科技集团(以下简称“远景”)保函银团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融资规模超6亿美元。据悉,本次银团由三井住友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与渣打分别牵头,来自亚太、欧洲、中东等地区的13家金融机构共同承诺并参贷,首次实现“境内+境外”双通道同步筹组。

  点评:“境内+境外”双通道模式创新了跨境绿色融资路径,为中资企业低碳转型提供了新范本。这种多方协作的绿色金融解决方案,或将推动更多ESG金融产品创新。

  8月4日,海信集团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这是海信集团连续第三年发布ESG报告,AI成为推动ESG落地的重要关键词。海信集团董事长、ESG委员会主任贾少谦在ESG报告致辞中表示,面对时代新命题,海信秉承“技术立企”的发展战略,明确“科技有AI”为年度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键策略,开启AI技术全面渗透的“元年”。

  点评:这种以AI驱动绿色转型的思路,既符合“技术立企”的战略定位,也为制造业ESG实践提供了智能化升级样本,具有行业参考价值。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亚及阿富汗区域中心8月3日在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正式成立,旨在促进区域协作、孵化发展项目并推动可持续发展方案落地。

  点评:这一枢纽机构的成立,不仅填补了阿富汗及中亚地区可持续发展协作平台的空白,更通过项目孵化和方案落地,将全球议程转化为区域行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