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种新专业体现了国家战略、市场需求、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牵引,这就是社会的发展方向。
为了跟得上时代步伐,我们看看2025年大学增加了哪一些新专业?新增加的这一些专业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新增这一些专业?
大学新增专业(高校设置尚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以下简称新专业)) 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是要按照严格的程序,由大学提出申请,报教育部审批。
国家战略是为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实现国家目标而综合发展、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国家力量的总体方略。
国家战略是与时俱进的,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国家战略,大学必须紧跟与服从。南宫28官方网站
区域国别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加强国际战略研究能力,支撑“一带一路”研究;
低空技术与工程:响应国家低空产业发展需求,6所“双一流”高校(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布点该专业 。
教育部首次建立战略急需专业超常设置机制,特别是对于中央最新部署、高度关注的战略领域,教育部开辟相关专业设置即时响应“绿色通道”,突破集中申报时间限制,主动指导有条件、有基础的高校积极论证、筹设相关专业,集中资源和力量进行优先布局。比如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通过“绿色通道”快速获批。
1、人工智能融合:新增人工智能教育(北京师范大学的智能教学系统开发) 、智能分子工程(大连理工大学的AI加速药物研发)、数字戏剧(中央戏剧学院的元宇宙沉浸式演出)、智能视听工程(中国传媒大学的影音技术融合)等专业,围绕AI技术赋能教育、医疗、艺术等传统领域 。
2、交叉学科:学科交叉成为趋势,如时空信息工程( (北斗导航应用) )等专业,在智能驾驶、遥感测绘技术等领域体现“智能+”跨学科趋势。传统文科专业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并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有兴起之势。
3、工程技术类:智能视听工程(4所高校布点) 等专业聚焦新兴技术 ;低空技术与工程(北航等6校)专业对接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
5、聚焦关键技术领域:新增智能分子工程(新材料研发)、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高端医疗设备)、时空信息工程(北斗导航应用)等专业。这些专业聚焦关键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6、适应科技进步和行业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高校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专业设置,以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 。
1、回应健康与老龄化的需求,应对人口结构变化、人口老龄化挑战,新增健康与医疗保障、老年医学与健康等专业 。
3、为满足消费升级(新兴消费市场)和新兴业态人才需求,(上海海事大学)新增国际邮轮管理(回应邮轮产业运营需要)、(吉林体育学院)航空运动专业(回应低空经济管理,属于低空经济新业态)。
5、聚焦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增设人工智能教育(培养智能时代教育人才)、智能视听工程、数字戏剧等专业。
“新医科”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落实“大健康”理念,增加了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老年医学与健康、 健康与医疗保障等专业。
若某地因政策导向需发展特定产业时(属于各省(区、市)产业发展急需专业),相关高校计划增设对应的专业,需在政策发布后的次年7月进行申报,经批准可增设对应专业。
服务于国际关系与地缘战略研究,在长三角 、 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密切的省份需求较高。
重点服务碳交易、碳核查等新兴职业,在浙江 、 广东新能源产业发达的地区需求显著。
综上所述,高校新增专业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是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求。
新增专业符合时代发展与市场需求,应该是学子们的选择对象,但是,这一些专业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不匹配时,也不应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