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NG28(中国官网)-做可持续的未来网站

关闭
山西双碳会客厅第二届学术沙龙隆重举办 重点聚焦“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技术”
作者:小编 日期:2025-08-15 点击数: 

  

山西双碳会客厅第二届学术沙龙隆重举办 重点聚焦“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技术”

  8月9日,山西双碳会客厅第二届学术沙龙在山西万狮京华大酒店举办,重点聚焦“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技术”,旨在为山西乃至全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与产业示范。

  此次沙龙由山西绿源碳索科技有限公司主办,太原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晋能控股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化工学会、山西省化工学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山西安泰碳中和研究院协办,活动以“主题报告+互动研讨”的形式进行,汇聚主管部门专家、学界权威及企业代表,围绕低浓度瓦斯利用痛点共商破解之道,助力行业突破技术瓶颈、抢抓政策窗口,实现减排成效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跃升。与会嘉宾有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武东升,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郭新安,太原理工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原副校长李晋平教授,晋中市能源局局长魏红州,山西省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广民,晋中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沈西锋,晋中市能源局副局长王爱青,晋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任郭卫,山西金驹煤电化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江泽,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张霖,山西省绿色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刘泽龙,山西太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连少雄,晋中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强,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涛,山西省低碳发展协会秘书长刘宝龙等。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全面提速。2024 年,国家正式将煤矿瓦斯利用纳入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项目(CCER)清单,为煤炭这一高排放行业的低碳转型打开了市场化减排的新通道。煤矿瓦斯作为煤炭开采过程中的主要伴生气体,其规模化、高值化利用不仅直接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更被视为撬动能源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支点。然而,我国低浓度瓦斯(≤30% CH₄)资源化利用长期受限于“浓度低、收集难、成本高”三大瓶颈,当前平均利用率不足 30%,亟需探索经济可行且可复制的资源化路径。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 CCER 机制将“废弃瓦斯”转化为“碳资产”,成为能源企业、环保机构及技术研发单位共同关注的焦点议题。

  山西安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山西绿源碳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凤斌致开幕辞,他表示,山西是全国煤层气资源最为富集的省份,也是全国最大的高瓦斯矿区。长期以来,浓度低于30%的瓦斯面临着技术、经济、安全等多重瓶颈,如何让“废气”变“富气”,让“碳排”变“碳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时代命题。绿源碳索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低浓度瓦斯的安全、高效、低碳利用,联合太原理工大学进行疏水型沸石分子筛吸附剂的研发和产业化建设,该吸附剂具有疏水性、绝缘性和抑爆性,能够实现含水低浓度瓦斯跨爆炸限安全提浓。目前,公司已建成低浓度瓦斯富集提质利用工业示范装置,形成了瓦斯低浓替代,梯级提质利用的高值化利用途径,极大的提高了煤矿瓦斯利用率,降低了甲烷排放。沙龙伊始,山西绿源碳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山西安泰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赵学明宣布沙龙正式启幕。他首先代表主办方对莅临现场的山西省发改委二级巡视员武东升、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郭新安,以及来自科研院所、南宫28官方网站煤矿企业、金融机构等嘉宾表示热烈欢迎。随后,赵学明用简洁有力的语言介绍了本次沙龙的三大目标:“一是解读最新 CCER 政策,为企业找准减排收益点;二是分享低浓度瓦斯提浓、发电、制氢等前沿技术,打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三是搭建政产学研金平台,与各方携手推动瓦斯利用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武东升作主旨发言。他从“碳中和”下的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系统阐述了山西在能源转型方面政策演进及下一步重点:

  一是加快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自愿减排方法学(CCER)落地,完善监测、报告、核查(MRV)体系;二是建立省级瓦斯减排项目库,推动“政银企”联动解决融资瓶颈;三是通过标杆示范、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持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首台套应用。

  武东升表示,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山西坚持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引领,同步推进产业转型、数字转型,推进煤炭和煤电一体化发展、煤电和新能源一体化发展、煤炭和煤化工一体化发展、煤炭产业和数字技术一体化融合发展、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的本质是一场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的发展转型,也是当今世界绿色低碳技术转型的竞技场。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郭新安强调,双碳政策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更是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与此同时,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在积极推动碳计量相关标准的制定与完善,加强对碳排放监测设备的计量监管,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目前,国家级碳计量中心已完成前期筹备工作,专班就位,与相关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对于下一步工作,郭新安表示要结合山西作为煤炭大省的实际情况,鼓励企业积极参与8%以下低浓度煤矿瓦斯利用项目建设,积极争取CCER碳减排交易,期望全国首单低浓度煤矿瓦斯利用项目的CCER交易能在山西落地,为山西的碳减排工作树立标杆,推动全省绿色低碳发展。

  随后,四位专家依次登台,带来兼具高度与深度的主题报告。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专家、研究员吴立新带来《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自愿减排方法学解读》的主题演讲。吴立新系统梳理了CCER重启背景下方法学修订逻辑,重点解读了“额外性论证”“基准线情景”“监测计划”三大核心环节,并给出煤矿项目申报的实操模板。

  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江峰则带来《煤矿瓦斯全浓度综合利用技术——低浓替代/梯级提质》的主题演讲。杨江峰结合实验室与中试数据,展示了“低浓度替代高浓度燃料、多级变压吸附梯级提质”技术路线%浓度瓦斯经济性地提升至90%以上,兼顾安全、能效与投资回收期。

  山西金驹煤电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江泽发表了以《浅论低浓度瓦斯提浓利用技术》为主题的报告,王江泽以重点煤矿为案例,剖析了PSA、深冷、膜分离三种提浓工艺的适用边界,提出“以用定浓、多技术耦合”的模块化建设思路,并分享了项目EPC+O&M的商业模式创新。

  而后山西绿源碳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学明发表了以《双碳目标下瓦斯综合利用技术》为主题的报告,赵学明从“技术图谱、商业图谱、政策图谱”三图融合视角,展示了绿源碳索在瓦斯发电、制氢、储能及碳资产开发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呼吁构建“矿-园-城”协同的瓦斯零碳产业生态圈。

  圆桌讨论在太原理工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原副校长、教授李晋平轻松而犀利的提问中展开:瓦斯浓度低、资金风险高、政策细则缺,怎么办?

  专家们先后就矿区先建分布式能源站,浓度分段定基准线,省级基金加国际资本共担前期风险;技术路线锁定“模块化提浓+数字孪生运维”,把全生命周期成本再降一成等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CCER下一步要简化监测、对标欧盟,为中国项目走进国际碳市场铺轨。暮色渐合,会场灯光却愈发明亮。共识在一次次交锋中沉淀为清晰的三句话:标准要更快、示范要更亮、资金要更活。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