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NG28(中国官网)-做可持续的未来网站

关闭
适配46%钢铁厂!我国碳减排与固废资源循环技术取得进展
作者:小编 日期:2025-08-12 点击数: 

  

适配46%钢铁厂!我国碳减排与固废资源循环技术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U21A20321、72025401)资助下,山西大学程芳琴教授、狄子琛副教授与清华大学鲁玺教授团队合作在碳减排与固废资源循环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气-渣协同减排钢铁工业碳排放(Synergistic gas–slag scheme to mitigate CO₂emissions from the steel industry)”为题,于2025年5月28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可持续发展》(Nature Sustainability)杂志上。

  工业废弃资源循环利用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钢铁-焦化产业贡献了全球工业碳排放量的30%,伴生的高温熔渣(1600°C)与工艺尾气(含CO/H₂/CH₄)蕴含大量热能与潜在固碳组分,其物质-能量协同减碳潜力尚未充分开发。

  针对这一问题,上述研究团队构建“化工-经济-环境”融合的动态混合评估模型,开发以吸附重整技术链接“渣热回收-吸附重整-高炉喷吹-建材利用”全流程的能质循环技术体系,实现基于原位气-渣协同循环的大幅碳减排,成本仅为碳捕集技术方案的一半,打破传统循环技术碳减排的限制。通过构建覆盖全国上百家钢铁厂、焦化厂、水泥厂及生物质资源的空间数据集及空间匹配模型,证明在现有产业布局和资源潜量约束下,该能质循环技术能适配约46%的钢铁厂,可助力部分省份实现吨钢碳排放强度下降一半左右。

  该研究成果量化评估了钢铁工业内源能质循环的深度减碳潜力,构建了“尾气-熔渣协同循环体系”并提出分阶段脱碳技术路线图,为高碳工业低碳转型与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就钢铁行业而言,中国碳排放量贡献占全球钢铁碳排总量的60%以上,是我国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行业。

  不同的钢产量达峰时间将对钢铁工业的碳达峰产生不同影响,技术和生产结构因素也将对中国钢铁工业产生重要影响。地方区域是落实国家碳达峰任务的责任主体,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和两广地区4个具有不同钢铁生产特点的重点区域碳排放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区域达峰方案。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广低碳技术、改变能源结构、推进产业间耦合和加强碳资产管理等方面制定钢铁工业低碳转型路径,对实现中国钢铁工业碳排放早日达峰和碳中和有重要意义。

  钢铁行业十四五期间面临提前达峰的压力,目前部分特大型央企陆续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计划,2025年之前实现碳达峰,2030年左右降碳30%成为重要的时间节点

  十四五期间粗钢产量进入平台区,同时伴随部分成熟度高、实用性强的低碳冶金技术运用,将更好地促进行业从总量上实现碳达峰。在达峰的基础上,行业进一步推广电炉炼钢、增加球团比、DRI等成熟度高的实用性低碳冶金技术,带动钢铁制造流程工艺的优化,同时各工序能效提升,减少化石燃料消耗,降低碳排放强度,能够较好地实现减碳30%的目标。最终实现深度减碳、碳中和还需要全氢冶金、CCUS/CCS等技术的突破。

  一直以来,钢铁行业都是我国化解过剩产能、推动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3060目标的提出对钢铁行业有何影响?钢铁行业如何做到减污降碳协同控制?

  “中国钢铁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既要在规模和质量上持续引领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又要在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实现更大的作为,为世界钢铁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烙下‘中国印记’。”4月22日,世界钢铁协会主席,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在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钢铁行业低碳发展路径研讨会上致辞时表示。

  “中国钢铁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既要在规模和质量上持续引领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更要在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实现更大的作为,为世界钢铁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烙下‘中国印记’。”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途径。习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

  日前,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全文刊发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强化源头、严格过程、优化末端,高质量超低排放开启中国钢铁低碳发展之路》。详情如下:强化源头、严格过程、优化末端高质量超低排放开启中国钢铁低碳发展之路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

  一个国家的钢铁消费及生产与该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在工业化、城镇化中期,由于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重化工业加速发展,该阶段钢材需求强度大,钢材消费量增长速度高。随着两化的完成,基础设施逐渐完备,钢材消费强度较低的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迅速增高,钢材消费量的增长速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以零碳园区建设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引导产业深

  作为国内较早同时布局碱性、PEM双路线的企业,派瑞氢能已形成3.5GW产能。现已实现了单体产氢量向3000Nm/h的跨越并实现商业交付,并成功将第三代电解水制氢技术AEM市场化,去年海外业务新签订单高达9亿元,所有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他们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竞争力。——中船(邯郸)派

  3月20日,河钢与淡水河谷在北京签署钢铁行业价值链脱碳合作谅解备忘录,这是双方落实202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巴政府签署的《关于开展矿业可持续发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的务实行动,将进一步深化在脱碳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河钢集团董事长刘键与淡水河谷

  3月3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做好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典型案例(2025年)及第七批参考产品(技术)申报工作的通知。南宫28登录入口本次申报重点方向包括电力可调节负荷资源开发及应用、需求响应、电能替代、新型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协同、能源数字化管理、用能智能化控制、电能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典型案例(2025年)及第七批参考产品(技术)征集工作的通知。本次征集重点方向包括电力可调节负荷资源开发及应用、需求响应、电能替代、新型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协同、能源数字化管理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欧盟委员会(EC)近日宣布了一项总额高达34亿欧元(约36亿美元)的倡议,旨在推动“欧洲创新脱碳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净零技术制造和电动汽车(EV)电池生产领域。该倡议由两个主要基金组成。其中,规模较大的24亿欧元“净零排放技术招标”基金将专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组件制造、能

  欧盟委员会(EC)近日宣布了一项总额高达34亿欧元(约36亿美元)的倡议,旨在推动“欧洲创新脱碳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净零技术制造和电动汽车(EV)电池生产领域。该倡议由两个主要基金组成。其中,规模较大的24亿欧元“净零排放技术招标”基金将专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组件制造、能源储存、热泵和氢气

  美国能源部(DOE)日前宣布六个项目将获得高达310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在全国示范新型地热技术。这些项目将改善增强型地热系统的建设,并展示储层热能储存如何支持美国能源部的地热能发展目标,即到2035年将增强型地温系统(EGS)的成本降低90%,发展具有成本竞争力的工业热脱碳技术,到2035年底将排放

  近日,康明斯与特雷克斯(NYSE:TEX)旗下子公司TerexAdvanceMixer,EdgeMaterials公司及PCCHydrogen共同签署谅解备忘录,生产配装康明斯零碳氢内燃机的混凝土搅拌车并进行运营验证。该项目旨在携手氢气供应商、车辆制造商和终端用户,共同打造完整的氢能生态系统。四家公司将携手合作,在TerexAdvance公

  GEVernovaHA级联合循环电厂是响应速度最快、灵活性最高的电厂之一,助力各大电厂用户快速响应电网需求,同时对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进行有力补充。GEVernovaHA级燃气轮机机组装机容量已超过47吉瓦,能够满足超3,500万户美国家庭的用电量。过去五年间,在全球H级重型燃机市场中,GEVernovaHA级燃气轮机机

  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印发《河北省2022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其中包括:国电邯郸热电退城进郊替代项目(肥乡区)、国网河北电力(石家庄)调度中心(裕华区)、大唐丰宁大河西二期风电场(丰宁县)、沽源景源60MW风电项目(沽源县)、中国核电工程研发中心先进核电技术研发项目(安次区)、大唐国际唐山

  4月19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慕尼黑博览集团共同主办的“2021中国环境技术大会”在上海举行。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