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浏阳经开区,有这样一座“魔法中心”——它能将臭气熏天的生活垃圾转化为清洁电能,让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焕发新生,把工业废水变成可回收利用的清水。它就是永清环保减污降碳总部研发中心。近日,记者走进这一全国民营企业首创、湖南首家落地的减污降碳研发中心,揭秘科研人员如何用科技魔法守护祖国的青山绿水。
在湖南一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控制室里,操作员轻点按钮,巨型机械爪精准抓起发酵后的生活垃圾投入高温焚烧炉。在这里,平均每天可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500吨、焚烧发电量超60万度。
这座由永清环保投运的垃圾发电厂,正以其神奇工艺让垃圾“消失”:发酵产生的渗滤液经处理后循环利用;焚烧后的残渣成为建筑材料;产生的烟气净化后可达到欧盟排放标准;剩下不能循环利用的飞灰则经过专用药剂固化后进行无害化填埋。焚烧垃圾产生的电力送入地区电网,还能起到缓解用电紧张的作用。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普遍面临燃烧不稳定不充分、烟气治理难、发电效率低等关键技术难题。永清环保是如何突破这一道道难关的呢?
“秘密藏在炉排炉里。”永清集团党委书记、永清环保减污降碳总部研发中心总经理马英介绍,中心创新研制了“顺推干燥+逆推燃烧燃烬”及分段驱动的垃圾焚烧炉排炉,就像给垃圾做“SPA”,先顺推烘干水分,再逆推充分燃烧,南宫28下载集成烟气再循环烘干式工艺等多项创新技术,实现焚烧热灼减率达1.26%,远优于国家标准的5%。
热灼减率是直接反映焚烧有机物残留量的指标,数值越低表明焚烧越充分、减量化效果越好。经省科技成果评价,专家委员会评定:相关产品整体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相比传统的垃圾填埋处理方式,垃圾焚烧发电不仅能大大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也避免了由填埋而产生的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还能给千家万户带来光明和便利。
如今,依托减污降碳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永清环保在湖南和江西等多地布局了垃圾发电项目,仅2024年就处置生活垃圾近百万吨,发电量超3亿度,实现碳减排30万吨。
走进研发中心实验室,技术人员就像“重金属捕手”,正在操作精密仪器,检测水质和土壤中的砷、汞、铅、铬等污染因子。
依托中心汇集的中、美、加等国一流专家200余人,以及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永清环保构筑起了属于自己的“技术护城河”,在烟气治理、土壤修复、固废资源化等领域获得专利授权300余件。
尤其是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以来,永清环保减污降碳总部研发中心聚焦“生态环境+先进能源”技术双轮驱动,打造减污降碳领域集技术装备、高效材料、智慧平台于一体的全球化创新研发平台,实现了一批产业创新成果国际领先。
中心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污染治理”专项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1项。其中,“水土环境跨介质调控关键技术”国际领先,为南水北调重大民生工程规划实施及雄安新区水城共融生态调控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通过“技术输出+标准制定”,中心积极承担全球重大示范项目建设,成果应用在国际石油湖污染治理、国家重点生态治理、“无废城市”建设等重大标志项目,不仅辐射我国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更辐射欧美、“一带一路”国家。
今年7月,永清环保减污降碳总部研发中心凭借在环保与新能源领域的成果,成功入选长沙市领军企业研发中心名单。
“我们将持续聚焦固废智慧收转运处置及高值资源化、电子级半导体UPW超纯水技术、先进智慧清洁能源技术、烟气超洁净治理技术、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等关键领域开展攻关,助力湖南在固废处理、清洁能源等领域构建技术优势、掌握话语权。”马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