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NG28(中国官网)-做可持续的未来网站

关闭
【中国网评】欧盟应正视中国气候治理的决心与贡献
作者:小编 日期:2025-07-23 点击数: 

  

【中国网评】欧盟应正视中国气候治理的决心与贡献

  近日,欧盟气候事务官员公开称,因“中国减排承诺不足”而暂缓与中方签署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并要求中国采取更多措施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此举凸显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对华偏见。

  欧盟在“目标对齐”原则下忽视全球变暖的历史责任及各国发展阶段、能力差别,在西方中心主义下贬低中国气候行动的决心和贡献。事实上,中国始终如一地以负责任的态度、坚定的决心,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帮助其他国家增强应对气变能力,并推动形成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已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率先垂范,全面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2020年,习近平主席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需付出艰苦努力。为切实履行减排承诺,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立起“1+N”政策体系,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制定《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等战略规划和行政法规,明确降碳减排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将生态优先、绿色低碳贯彻到底。

  凝聚共识,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国摒弃美西方构建气候联盟“小圈子”、提升“环保门槛”遏压别国的做法,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主张根据国情和能力承担合理减排义务,矢志不渝地将气候正义关切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巴黎气候大会上,中国率先提出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方案,并与美国、印度等缔约方开展多边对话,为协定落地发挥建设性作用。

  此外,中国积极推动气候变化交流合作,相继与美国、英国、德国等举行双边应对气候变化对话;携手印度、巴西、南非建立“基础四国”部长级磋商协调机制;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共办国际能源变革论坛等。中国还将生态文明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内容,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和《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等。在COP29上,中国继续筹办中国角,举办“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全球气候治理与国际合作主题边会”等活动,为构建气候治理体系注入强劲动力。

  绿色减排行动举世瞩目。新时代以来,中国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降碳减排,坚持淘汰落后产能与发展节能降碳技术,成功提高能源效率并降低能耗强度。2013年至2023年,中国累计淘汰煤电落后产能超1亿千瓦,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亿吨,碳排放增长势头得到明显遏制。中国还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产业体系,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2014年至2023年,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从13.6%增长至18.5%,中国贡献率高达45.2%,占全球的近半壁江山。

  国土绿化工程硕果累累。中国还大力推进“以林固碳”,全面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习近平主席指出,“地球绿化,改善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功不可没,中国人民功不可没”。近20年来,中国为全球贡献了约1/4的新增绿化面积,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中国还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超过3亿亩,率先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

  引领全球绿色低碳产业潮流。新时代以来,中国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潮流,大力推动能源转型。2014年,中国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系统推进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和能源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仅2023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就高达6760亿美元,居全球之最。2024年,国际能源署发布《2023年可再生能源》报告指出,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跑者,也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快速大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当前,中国绿色低碳转型之路欣欣向荣,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水电全产业链体系全球领先,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全球最大、发展速度全球最快。中国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6年位居世界首位,相关产品出口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提供了70%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装备,显著提升清洁能源技术的可及性,帮助各国获得清洁可靠、质优价廉的新能源产品。

  引领国际气候合作进程。中国在自身坚定走绿色低碳之路的同时,还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2015年,南宫28中国宣布出资200亿元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2023年,中国提出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非洲光带”项目;2024年,中国提出与非洲国家开展“绿色发展伙伴行动”,帮助非方打造“绿色增长引擎”。截至目前,中国已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3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核电、水电、新能源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接连建成投产。过去10年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累计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中国功不可没。2023年,仅出口风电光伏产品一项,中国就助力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8.1亿吨。

  决心不容诋毁、贡献不可磨灭。回首过去,中国已为应对全球气变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世界各国推进降碳减排、绿色转型与国际合作树立了良好典范。南宫28面对灾难性的全球变暖,面对美国大开历史倒车、再次退出《巴黎协定》的冲击,欧盟更应摒弃傲慢与偏见,以携手合作替代妄加指责,以开放包容替代遏制打压,正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决心与贡献,与中国相向而行,一道为共建清洁美丽的地球家园不懈努力。(作者系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