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向低碳化发展。2024年,全国能耗强度同比降低3.8%,“十四五”前四年累计降低11.6%;截至2025年4月底,风电光伏发电装机突破15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快速提升,风电光伏装机超过火电成为常态。同时,我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林草年碳汇量超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居世界首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持续推进,2025年首次完成扩围,全球最大碳市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在这一背景下,首钢朗泽积极自主研发减碳技术,带来“一代减碳技术”与“二代负碳技术”,为工业领域的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首钢朗泽的一代减碳技术,实现了工业尾气处理的重大突破。该技术能将工业尾气中的一氧化碳转化为乙醇与微生物蛋白,广泛应用于钢铁、铁合金、电石、碳化硅、磷化工等来源的工业尾气处理。以往,这些工业尾气通常被燃烧以获取热能或发电,而采用一代减碳技术后,可实现尾气中二氧化碳减排约三分之一。与燃烧排放相比,每生产一吨乙醇可减排约4.36吨二氧化碳。目前,首钢朗泽在河北首朗一期、宁夏滨泽、贵州金泽的所有生产设施,均采用了这一技术,在工业减碳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一代减碳技术成功工业化的基础上,首钢朗泽进一步研发出二代负碳技术,实现了从减碳到负碳的技术跨越。经过4年的中试,包括对发酵菌株适应性、营养配方、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等方面的优化,二代负碳技术得以成熟。该技术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氢气为气体组分原料,进行乙醇和微生物蛋白转化,可利用钢铁厂、生物质气化、石油化工及煤焦化等来源的工业尾气。值得一提的是,其发酵过程不排放二氧化碳,每生产一吨乙醇可直接消耗0.5吨二氧化碳,南宫28官方网站固碳率高达93.5%,且已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即将建成的河北首朗二期生产设施,将采用这项先进技术,为工业领域的负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首钢朗泽的技术优势不仅体现在减排和固碳效果上,还在于其强大的产业化能力和广泛的认可度。经过十年研发,其合成生物技术从实验室成功推向工业应用,应用范围从钢铁厂工业尾气扩展到铁合金厂工业尾气,拓宽了原材料来源。同时,其技术获得国际可持续生物材料圆桌会议(RSB)认证、SCSGlobal的ISCCCORSIA及ISCCPLUS证书等多项权威认证,乙醇产品还被国际能源署入选“先进运输生物燃料的成功案例”。
首钢朗泽通过一代减碳技术与二代负碳技术的协同应用,为工业尾气处理提供了从减排到负碳的全链条方案,在我国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中,无疑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