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NG28(中国官网)-做可持续的未来网站

关闭
北京“两区”建设成果涌现 落地一批全国性标杆项目
作者:小编 日期:2025-07-12 点击数: 

  央广网北京7月10日消息(记者 阮修星)7月10日,记者从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新闻发布会重点园区专场获悉,5年来,重点园区积极承接政策先行先试,建设成果不断涌现,落地一批全国性标杆项目和首创性创新项目,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为首都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北京“两区”建设成果涌现 落地一批全国性标杆项目(图1)

  西城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崔智生介绍,北京市“两区”建设启动以来,西城区累计纳入市“两区”项目数945个,项目总金额7682.29亿。其中,金融项目数208个,占比22.01%,项目总金额6209.63亿元,占比80.83%。5年间,全国首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瑞银证券、全国首家“中资转外资”保险集团华泰保险、北京市首家新设外资控股券商大和证券等相继落地;高盛高华证券成为北京首批外商独资券商;保德信保险资管公司获批成为全国首家境外保险公司直接投资设立的保险资管公司;中化集团获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并完成全国首笔业务;北金所落地北京地区首单不良资产跨境转让项目;全国首个经济金融领域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在金融街落地;支持中邮人寿保险获批增资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友邦保险,项目交易引资金额达120.33亿元,创我国保险业历史新高。

  “5年来,丽泽金融商务区入驻企业由572家增至1300余家,形成13座亿元楼宇,税收年均增速达两位数。”丰台区政府副区长高崇耀介绍,丽泽金融商务区基本形成“金融筑基、科技赋能”发展格局,成为丰台区和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先后落地瑞众人寿、南宫28官网中信证券资管等一批全国性标杆项目,集聚中国通信服务、中国广电等科技龙头。多项首创性创新项目集群落地,形成市场首笔挂钩“碳减排指数”的互换交易、全国首笔“司库+CIPS”电汇汇款业务等50多个创新案例和金融产品。

  石景山区政府副区长胡浩介绍,作为石景山“两区”建设的重点区域,首钢园5年来坚持“开放引领、创新驱动、活力重塑”发展理念,成功引进外资企业48家,园区集聚企业941家,实现年产值突破730亿元,累计举办服贸会等国际活动近千场,成为独具特色的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有力推动昔日的工业锈带蝶变为充满活力的城市秀场,为区域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开辟新格局。

  “去年无人机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7.7%,营收同比增长50.2%。”延庆区委常委、副区长,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主任苏礼华介绍,中关村延庆园大力发展以无人机和无人机反制为主的低空技术产业,先后获评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北京市低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先导区,集聚了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构建了涵盖研发设计、整机制造、运营服务、反制技术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条,园区企业航天时代飞鸿公司荣膺“独角兽企业”称号。依托八达岭通航机场,拥有374平方公里、线米的空域,免费向企业开放,设立北京市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初步建成低空飞行管防一体化平台,实现全方位实时监测与管控,可在保障首都低空安全的情况下发展低空产业,园区企业实现“推门就能飞”。

  房山区副区长高武军介绍,近年来,房山区积极构建绿色能源产业体系,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已形成以新型储能、氢能为主导的绿色能源产业格局。在新型储能领域,未来将在现有产业链布局的基础上,按照以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为核心,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协同发展的储能产业发展新格局。在氢能领域,大力发展氢能装备制造、氢能储运、氢能材料、氢能技术研发等产业,加快构建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打造成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氢能产业集群,助力北京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

  5年来,南宫28官网北京市重点园区积极承接政策先行先试,建设成果不断涌现,落地一批全国性标杆项目和首创性创新项目,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为首都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