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NG28(中国官网)-做可持续的未来网站

关闭
严重缺人!人才缺口近百万这类专业成“新宠”!
作者:小编 日期:2025-08-23 点击数: 

  

严重缺人!人才缺口近百万这类专业成“新宠”!

  近日,“双碳”领域人才需求近百万人引发关注。数据显示,“双碳”领域的相关从业者目前仅10万人左右,仍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

  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 “碳达峰” 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双碳”目标自此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指引。具体来说,“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碳中和,是指一段时间内,人为碳排放源与人为吸收汇达到平衡的状态,实现碳中和意味着很大程度上不再增加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系统的人为干扰,而稳定的气候系统对于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据央视新闻报道,能源行业、钢铁行业等在碳排放相关岗位都有“双碳”岗位招聘需求,相比去年增长近20%。其中汽车行业尤为突出,尤其是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管控更是新的热点。此外,作为碳排放量大户的建筑行业也急需“双碳”领域的人才。

  数据显示,为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全球需新增3000万与碳中和相关的专业人才,但目前我国相关从业者仅10万人左右。并且,绝大多数从事碳管理的人员都是从环保、能源等领域转行过来的,对各项标准、政策、机制等存在了解不足的情况。

  为满足“双碳”目标下各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少高校近年来在专业设置上积极进行动态调整,目前,已开设了多个与“双碳”相关的本科专业,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同学来说,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目前,已开设的与“双碳”人才培养紧密相关的本科专业主要有碳中和科学与工程、碳储科学与工程、智慧能源工程等。这些专业分别学什么,毕业后能做什么?快快了解起来!

  该专业隶属于工学门类下的交叉工程类。2025年,“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专业首次被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3所高校率先获批设立。该专业属于交叉工程类专业,涉及能源、环境、材料、经济、人工智能,主要课程包含碳排放监测预评估、碳基物理化学、碳减排技术、碳汇与生态修复等核心内容。不同的学校结合学科优势与自身特色,培养计划也不相同。

  目前“双碳”专业相关人才分为三个维度:顶层设计层面、技术研发层面和碳经济管理运营层面,主要分布于政府和政策研究部门、试点履约企业、碳排放交易所、部分金融机构和科研院所等。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的人才可以去新能源企业大展身手,从事技术研发或系统优化;还可以去钢铁、化工行业,助力低碳工艺革新,开展碳足迹核算;或从事碳交易、碳资产等相关工作。

  该专业隶属于工学门类下的矿业类。涉及矿业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等多个学科,聚焦能源绿色开发与低碳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汇与碳资产管理等几方面,旨在培养在碳捕集、碳封存、碳利用等多环节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南宫28官网具有国际视野,产业认知扎实,多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选择在化工、油气、电力、煤炭、新能源、科研院所、学校以及政府部门等行业或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运行管理和政策制定等工作。

  2025年四川招生院校有:重庆大学、长安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

  该专业隶属于工学门类下的电气类。聚焦国家能源产业发展和技术需求,在电气工程、动力与能源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领域进行多学科交叉,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化基础,将信息化技术与电气工程、能源系统融会贯通,适应我国未来能源行业发展急需的复合型、创新型、实践型人才,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该专业毕业生可从事能源行业中有关电力系统智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研究、设计、运维领域等工作,服务国家能源行业的智慧化转型。

  来源:综合自央视新闻、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网络服务平台等,更多招生资讯与报考知识,可以持续关注锦宏高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