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9日至31日,第四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大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明园新时代大酒店隆重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指导,新疆大学和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主办,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气候变化工作委员会、新疆大学化工学院、新疆大学化学学院、新疆大学地矿学院、省部共建碳基能源资源化学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怀柔实验室新疆研究院、西北能源碳中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石河子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变化分会承办。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科技部原副部长李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陈其针,新疆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马新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届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300余名专家学者及师生代表参加。
在大会开幕式上,南宫28官方网站李萌理事长在致辞中强调,在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日益严峻和我国“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的双重背景下,加快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他指出,CCUS不仅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路径,也是推动高碳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他希望本次会议能够汇聚政产学研用多方智慧,深化技术交流与合作,加速CCUS技术的创新突破和产业化应用,为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陈其针副主任代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对会议的筹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简要介绍了本次大会的核心议题。南宫28官方网站他表示,此次会议聚焦CCUS技术的政策机制、前沿进展和工程实践,旨在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他预祝大会取得丰硕成果,为推动我国低碳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新疆大学校长马新宾在致辞中回顾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及在能源化工领域的深厚积淀,并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他代表新疆大学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期待通过本次大会深化与各界的合作,共同探索CCUS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新路径,为新疆乃至全国的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会议以“强化CCUS科技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特邀王金南院士、谢和平院士、袁士义院士、李阳院士、金红光院士、高翔院士、姜培学院士、刘合院士、魏一鸣教授、杨涛教授、马新宾教授作大会报告,围绕CCUS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在圆桌对话环节,李根生院士、朱庆山研究员、李俊华教授和周爱国教授围绕碳中和科技需求、CCUS技术定位与前景、CCUS发展机遇与挑战、CCUS国际合作四大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为CCUS领域发展提供了前瞻性思考。会议还设置了特邀报告和学术报告环节,朱庆山、刘启斌和周胜等33位领域知名专家作特邀报告,48位专家学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报告内容涵盖CO 捕集新材料与新技术、CO 资源化利用路径和实践应用,与会专家通过深入交流,系统梳理了CCUS技术发展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分享了创新技术成果。
论坛设置了7个专题分会场,全面覆盖了CCUS技术全链条创新与应用,包括碳中和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先进碳减排及捕集技术、CO 化学和生物利用技术、CO 运输注入与地质利用封存技术、碳移除技术、CCUS政策标准与可持续发展以及CCUS示范项目进展与实践。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湖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国家级科研机构,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等能源领军企业的92位专家学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专题报告既展示了基础研究突破,又分享了工程实践案例,为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示范-商业化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提供了重要参考。产学研各界的深度交流,有效促进了CCUS领域的技术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CCUS领域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学术交流机会,有效促进了学科交叉与科研合作。同时,会议凝聚了“政产学研用”多方力量,聚焦碳中和关键问题、CCUS前沿技术和工程示范进行深入探讨,为实现“双碳”目标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推动CCUS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