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NG28(中国官网)-做可持续的未来网站

关闭
2025年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报告-生态环境部
作者:小编 日期:2025-08-02 点击数: 

  

2025年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报告-生态环境部

  报告聚焦中国工业领域碳中和目标,分析钢铁、水泥、有色、石化、煤化工等重点行业的低碳技术路径,提出分阶段发展策略及政策建议。

  工业部门是中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2022年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68.5%,实现其低碳转型对“双碳”目标至关重要。报告提出工业碳中和技术“三阶段”发展路径:2025-2035年为低碳流程技术大规模应用期,重点推广能效提升和短流程技术,贡献约55%的减排量,推动工业碳排放率先达峰;2036-2050年为工艺颠覆性技术爆发应用期,氢能、电气化耦合清洁电力及CCUS技术规模化部署;2051-2060年为碳移除托底技术深度应用期,依托CCUS等技术解决难减排环节,南宫28娱乐平台实现全行业深度碳中和。预计到2060年,工业碳排放较2025年下降95%,累计投资需42万亿元。

  分行业来看,技术路径各具特色。钢铁行业2035年前以高炉节能改造和废钢-电炉短流程为主,之后氢基直接还原炼铁大规模应用,2050年后CCUS成为托底技术;水泥行业2030-2040年推进旧窑退出和固废替代,后期绿氢、电力煅烧工艺加速应用;铝冶炼行业短期内依赖废铝再生,2040年后惰性阳极等技术规模化应用;石化和煤化工行业短期提升能效,长期依托绿氢、绿电及CCUS实现系统性重构。

  四类共性技术是工业脱碳核心:氢能替代方面,2035年后绿氢产业链突破,2060年工业氢能需求达0.58亿吨;电气化与清洁电力替代方面,2060年工业用电量较2025年增长80%;原料替代与废物回收方面,2035年废钢、水泥替代原料等再利用量显著提升;CCUS方面,2040年后全流程工业化,2060年减排占比24%。

  政策建议包括:部署重大工程,突破技术瓶颈;强化碳市场和碳金融激励,扩大行业覆盖并提高配额有偿分配比例;设立科技专项,加速关键技术研发;构建财税支持体系,通过国债、补贴等多元投入。此外,强调数字技术赋能,预计2060年其在工业减排、降本、提产方面贡献显著。南宫28娱乐平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