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博鰲東嶼島,海風陣陣,椰林下,新能源車在路上行駛,道路兩旁的花朵風機隨風旋轉,酒店的光伏幕牆沐浴著陽光……在這座島嶼上,風、光等清潔能源通過各種設備轉化為綠電,通過島內的分布式光伏並網工程,為東嶼島源源不斷提供能量。
走遍整個東嶼島,“綠”無處不在。2022年初,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海南省政府在博鰲東嶼島共同創建我國首個近零碳示范區。經過三年多的建設,2025年3月,“博鰲近零碳示范區”更名為“博鰲零碳示范區”,意味著示范區實現全域零碳運行,成為我國首個以更新改造模式實現區域整體零碳運行的樣本。
在東嶼島的椰林深處,坐落著一棟形如“斗笠”的椰林聚落驛站。驛站主體結構採用高性能的環保材料作為骨架,建筑形態可以促進空氣流通與降溫,頂部覆蓋1518塊光伏板,收集太陽能供給照明。
循環使用能量,降低碳排放,這是博鰲零碳示范區的最大特色。示范區以“八位一體”區域降碳布局為核心,通過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綠色化改造、交通綠色化改造、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物資循環利用、水資源循環利用、園林景觀生態化改造、運營智慧化,實現了從“近零碳”到“零碳”的跨越。
在東嶼島上,綠色體現在每一個細節裡。建筑方面,東嶼島大酒店、博鰲亞洲論壇大酒店、新聞中心等既有建筑進行綠色化改造,提升能效水平,更換節能門窗和空調系統,減少了能源消耗。
能源方面,分布式光伏覆蓋屋頂和停車場,儲能系統保障電力穩定,實現了新能源發電與用電的自平衡。生態方面,通過樂美湖與萬泉河的水體連通,提升內湖水質,保留裸露泥灘形成濕地,為鳥類和魚類提供了棲息地。
交通方面,日常有34輛新能源電瓶車穿梭島內,每小時可接駁1200人﹔高爾夫草坪機械實現“油改電”,電動船舶替代傳統燃油船,碼頭也進行了電氣化改造。
“我們把島內的自有車輛全部換成了新能源車,船舶換成電動船舶,在草坪機械方面全部完成了電氣化改造,使得我們示范區電氣化率達到100%。”中遠海運博鰲有限公司零碳工程師劉洪文介紹,東嶼島通過構建“管控—替代—接駁—充電—應急—激勵”全鏈條出行體系,實施車輛准入動態調控與全島服務車輛新能源替代,建成2處接駁站、1450個車位及266個充電樁,充電樁覆蓋率100%。
數據顯示,東嶼島區域碳排放量從2019年基准年1.13萬噸降至2024年的全面清零。目前,博鰲零碳示范區已獲得德國能源署“零碳運營區域認証”、生態環境部中環聯合認証中心“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認証”等多項權威認証,成為全國63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中唯一具備“零碳屬性”的特色品牌。
中國70%的碳排放來自城市建成區,城市建成區是綠色降碳更新改造、實現碳中和的“主戰場”,博鰲零碳示范區實現了既有區域的改造並獲得專業評估機構認証,這意味著示范區率先對城市建成區的零碳改造工作開展了前瞻探索,為全球熱帶地區低碳綠色發展探索了實踐路徑,並取得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博鰲零碳示范區率先在全球熱帶地區探索系統降碳新路徑。”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海南分院有關負責人胡耀文認為,博鰲零碳示范區從規劃到實施,充分考慮了地區的熱帶海洋性氣候特點,將新能源技術應用於日常建筑和生活之中,從而實現了綠色更新改造的目標。“示范區項目建設改造中應用多項創新技術,涵蓋風能、光能等新能源發電,南宫28下载水資源循環利用,綠色智慧出行等方面,體現出了人們對可持續生活的深入思考和實踐,推廣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瑞典SWECO集團高級總建筑師、南宫28下载首席總規劃師烏爾夫·蘭哈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對博鰲零碳示范區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綠色化、交通綠色化、園林景觀生態化等方面技術的集成創新和零碳管理系統的平台監測印象深刻,他認為示范區所代表的可持續性領域的創新成果,會為中國和世界各地的碳中和工作帶來靈感和可復制的經驗。
“未來我們將探索更多的‘零碳’場景化表達方式,讓更多人了解綠色發展理念,踐行低碳生活。”劉洪文介紹,示范區下一步將按照“博鰲標准”,持續打造“零碳+度假”“零碳+會議”等特色會議會展新模式,助力零碳“博鰲標准”在全省推廣應用,持續提升博鰲零碳示范區的國際影響力。
據介紹,我省計劃以博鰲零碳示范區為起點,成立綠色低碳研究院,推動中國零碳標准國際化認証,並探索區域碳交易機制。同時,示范區經驗將繼續向全國推廣,助力低碳城市試點建設。
在全球氣候變化和碳減排日益受到關注的大環境下,博鰲零碳示范區創建運行工作的實施和創建經驗傳播,將為全球綠色發展和制定減碳標准貢獻中國智慧。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