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NG28(中国官网)-做可持续的未来网站

关闭
碳中和周报(第183期)|中国将于COP30前宣布新NDC目标;十部门发文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
作者:小编 日期:2025-04-30 点击数: 

  

碳中和周报(第183期)|中国将于COP30前宣布新NDC目标;十部门发文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

  碳中和周报关注“双碳”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包括碳中和政策、地方动态、企业实践等。我们将通过精选每周碳中和领域的重大事件,并进行点评的方式,提供一个及时全面的碳中和信息平台。

  4月23日,在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视频峰会上,中国宣布将于联合国气候变化贝伦大会(COP30)前,宣布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NDC)。

  自5年前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中国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中国还是全球“增绿”最快最多的国家,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色面积。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作为全球“增绿”最快最多的国家,中国积极履行气候承诺,规划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强劲动力,树立可持续发展典范。

  4月25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围绕交通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燃料供应、产业培育、要素保障等领域部署了8个方面25项重点任务。到2027年,基本形成多部门协同的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机制。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的比例达到10%。交通基础设施沿线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不低于500万千瓦,就近就地消纳比例稳步增加;到2035年,初步建立以清洁低碳能源消费为主、科技创新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导向的交通运输用能体系,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比例保持高位。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新能源营运重卡规模化应用,交通运输绿色燃料供应体系基本建成。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十部门联合推动交通能源融合发展,明确2027、2035年分阶段目标,加速电动化转型与清洁能源应用。政策覆盖全产业链,强化多部门协同,将推动交通领域绿色化发展。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对2024年绿证核发交易、应用场景拓展、国际互认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和成效进行了系统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绿证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建成。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49.55亿个,同比增长21.45倍,其中可交易绿证33.79亿个;全国累计交易绿证5.53亿张,同比增长4.19倍。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2024年,随着绿证全覆盖政策的深入推行,我国绿证核发工作驶入快车道。与此同时,南宫28下载绿证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消费需求持续提升,高耗能产业、外向型企业和大数据中心等已成为购买绿证的主体。

  近日,据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消息,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核销功能已在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正式上线。用户可登录系统查询所持有的绿证状态,并按照实际绿色电力消费情况核销相关绿证。这一功能的落地,进一步完善了绿证从核发、交易、应用到核销的全周期闭环管理体系,确保绿证的使用更加规范、透明,为推动绿色电力消费体系建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注入新动能。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绿证核销机制的建立,强化了绿证在核算绿色电力消费中的功能,有助于更好支撑节能降碳、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等政策的执行。

  4月22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保护修复主题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草原管理司司长李拥军表示,近年来,国家林草局以组织实施“双重”“三北”等工程为抓手,持续推进草原修复治理。“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支持草原保护修复总投资达到1100亿元,年均修复草原超过4600万亩,年均防治草原鼠虫害面积超过1亿亩,草原鲜草总产量超过5.5亿吨。特别是在三北地区草原面积有22亿亩,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随着草原政策行动和草原技术行动的持续深入,我国草原的生态状况将不断改善,其碳汇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有力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

  4月23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上海将持续推动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推动汽车、船舶、电子等重点企业建设绿色低碳供应链。建立完善重点行业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开展重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推进绿色制造、零碳创建示范。力争新增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0家,力争新创“零碳”企业或园区5家。围绕产品碳足迹评价与碳标签、数字化碳管理平台、碳管理体系、供应链碳管理、碳标准建设及应用、碳金融产品创新等领域开展企业碳管理试点。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通过碳足迹标识、数字化碳管理平台等举措,上海方案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其他省市可立足本地产业特色,借鉴上海做法,推动区域碳管理体系成体系落地。

  近日,由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指导,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与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共同建设的“川渝碳中和联合服务平台”已上线运行。该平台系全国首个跨省域“双碳”综合服务平台,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推动区域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聚焦服务国家“双碳”战略,该平台通过完善平台机制与创新模式,聚合了碳普惠、碳中和、碳交易、绿色金融、能力建设等多个官方功能性平台。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川渝碳中和联合服务平台将助力区域内产业园区、企业等实现“一站式”、“全链条”低碳服务,提升协同减排效率。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朱彤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表示,我国需尽快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健康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推动细颗粒物(PM2.5)标准限值进一步趋严。他认为,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治理需协同推进,企业应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技术上尽早布局,实现减污降碳与健康保护多赢。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2025年是国家大气污染治理行动计划第三个阶段行动的收官之年,要制定实施更严格的标准,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当天,蚂蚁森林在河北省丰宁县小坝子乡举行“2025春种活动”,现场种下了这个公益项目启动9年来的第6亿棵树。蚂蚁森林项目从2020年开始落地河北各地,其中为丰宁生态建设累计种植樟子松160多万棵,种植面积超1.5万亩。

  上世纪末,因过度放牧和开垦,丰宁县小坝子乡曾出现严重生态退化,曾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源地。经过国家一系列工程的持续治理,河北丰宁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已由沙尘暴南下的“加强区”变为“阻滞区”。如今丰宁的森林覆盖率已达58.53%,较2000年增加了32%,小坝子乡沙化土地减少六成。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蚂蚁森林通过“互联网+公益”的创新模式,不仅实现了固碳增汇的绿色收益,还带动当地绿色就业与乡村振兴,体现了“绿富同兴”的发展模式,真正在沙地长出了“金山银山”。

  近日,百事公司亚太区第三届绿色加速器项目揭晓了十佳入围企业。其中,上海电气、中科原动力、弓叶科技、微构工场等中国企业入围。来自中国的入围企业数量创历届新高!聚焦循环经济、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农业三大关键议题,百事公司亚太区第三届绿色加速器项目展现出更强的技术多样性与商业可行性:从基于人工智能的全生命周期评估到精准农业技术,从智能废弃物分选到熔盐储能等,入围方案瞄准实用性与可复制性,紧贴产业绿色转型需求。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百事亚太绿色加速器项目聚焦循环经济、可持续农业等领域,有助于各行各业更聚焦可持续发展,推动自身绿色转型。

顶部